「券商b级」人民币对美汇率及对港币汇率
一、人民幣對美匯率及對港幣匯率
時間:2009.05.05 14:21:14 ,100美元兌換人民幣數 ,100港幣兌換人民幣數
貨幣名稱 現匯買入價 現鈔買入價 賣出價 基準價 中行折算價 發佈時間
美元 680.59 675.13 683.31 682.01 682.01 2009.05.05 14:21:14
港幣 87.82 87.11 88.15 88 88 2009.05.05 14:21:14
如果是現鈔,用現鈔買入價,1美元可兌換:6.7513元人民幣,1港幣兌換0.8711元人民幣
如果是現匯(匯票等),用現匯買入價,1美元可兌換:6.8059元人民幣 ,1港幣兌換人民幣:0.8782元
匯率經常在變,可參考
二、下面是兩個不同時期的人民幣外匯牌價 1 對比表中不同時期 外匯匯率是升高了還是跌落了
(1)美元對人民幣日元對人民幣的匯率跌落了,因爲用同樣多的美元和日元兌換的人民幣減少;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增高
(2)該企業出口歐元區或歐洲比較有利,因爲歐元對人民幣的匯率升高,人民幣貶值,這有利於提高我國企業產品在歐元區市場中的競爭優勢,增加產品的出口量。
三、歷史人民幣匯率高頻數據
?大哥來告訴你,
外管局
四、人名幣匯率制度的演變
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是我國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發展完善市場經濟不可或缺的配套措施。回顧人民幣匯率制度五十多年來的演變,對於我們更好地認清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改革的方向,推進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具有重大意義;對於我們保持現階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更好地爲建設市場經濟服務也具有重大意義。
新中國成立以來,人民幣匯率機制經歷了曲折的發展演變過程。我國的外匯體制改革也經歷了一箇由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模式,轉變爲在外匯留成和外匯上繳體制基礎上的計劃與市場結合的管理模式,然後再轉變爲建立在結售匯制上的以供求關係爲基礎,市場調節爲主的管理模式。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變以各階段經濟發展爲基礎,以各階段經濟體制改革爲線索,以改革開放爲分界點,可以分爲兩大階段。
2.1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幣匯率制度
改革開放前的人民幣匯率安排大致可以劃分爲兩個階段,國民經濟恢復時期的管
理浮動和盯住美元再到盯住一籃子貨幣。
2.1.1管理浮動制階段(1949—1952年)
人民幣誕生初期,計劃經濟體制尚未建立,人民政府宣佈人民幣不以黃金爲基礎,在實際操作中實行的是管理浮動制。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根據人民幣對美元的出口商品比價,進口商品比價和華僑日用生活費比價三者加權平均來確定;這段時期,人民幣匯率確定的依據是物價,其作用實際上是調節對外貿易,照顧僑匯收入。
2.1.2從盯住美元到盯住一籃子貨幣
由於改造的完成,計劃經濟體制的建立,匯率已失去調節進出口貿易的作用,爲了有利於內部覈算和編制計劃,人民幣匯率堅持穩定的方針。1955年3月,新幣代替舊幣,直到1971年11月,人民幣匯率在近16年時間裏基本保持爲1美元=2.4618人民幣。國際上佈雷頓森林體系處於鼎盛時期,主要西方貨幣之間的匯率大體穩定,人民幣對西方主要貨幣也相應穩定。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人民幣匯率的確定是選擇我國在對外經貿往來中經常使用的若干種貨幣,按其重要程度和政策上的需要等,確定權重,根據這些貨幣在國際上的升降幅度,加權計算出人民幣匯率。實質上是盯住了一籃子貨幣。這種盯住籃子貨幣的匯率安排,操作簡便,在很大程度上能夠抵禦或減少國際匯率波動對我國貨幣的影響,從而保持了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有利於對外貿易企業的成本覈算,利潤預測及減少匯兌風險。從1973年到1979年間,人民幣貨幣籃子的權重,只有爲數幾次的調整。
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人民幣的主要功能只是起一種輔助性的計算單位的作用。它的變動,對我國外貿進出口的名義利潤有較大影響;但由於外匯當局的調節,人民幣匯率的變動對外貿部門的實際利潤並不起作用。
2.2改革開放後的匯率制度
改革開放後,人民幣匯率制度爲更好的適應經濟的發展,經歷了計劃內部雙軌制和盯住美元的匯率制度兩個階段。
2.2.1計劃內部的雙軌制(1979—1993年)
1979年起我國實行外貿體制改革。爲促進外貿的發展,實現貿易內部結算價和官方匯率並存的雙重匯率,一種是使用非貿易外匯收支的對外公佈的匯率(1美元等於1.5人民幣作用,官方匯率),實際是按一籃子貨幣加權平均計算。另一種使用於外匯收支結算的貿易內部結算價(1美元等於2.8人民幣,匯率),實際上按全國平均換匯成本加上一定利潤算出的。因此,本階段我國人民幣匯率事實上實行的是計劃內部的雙軌制。內部結算價旨在糾正人民幣匯率被高估的問題,發揮了匯率作爲價格槓桿刺激貿易出口的作用,是當時改革開放後人民幣匯率機制反映人民幣匯率市場化方向的一種進步。
2.2.2盯住美元的管理浮動匯率制(1985—1993年)
在人民幣實行雙軌制的同時,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一直在進行。1985年1月1日起,我國取消內部結算價,恢復單一匯率,人民幣匯率進入“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存時期。1986年,我國實行盯住美元的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將這種管理浮動的匯率歸屬於較高彈性的匯率制度。此後,人民幣匯率經過了幾次大幅度下調,到1992年3月,人民幣匯率已下調至1美元=5.74元人民幣。這一時期,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主要按供求決定,但整個市場處於國家管理之中,必要時國家可採取行政手段對市場匯率進行干預。
2.2.3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1994—至今)
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幣實現官方匯率與外匯調劑市場匯率並軌.並軌後的匯率向市場匯率靠攏,是以市場供求爲基礎的,單一的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制。1996年11月,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戴相龍宣佈中國自12月1日實行人民幣經常項目下的可兌換。亞洲金融危機後,鑑於國內外政治經濟形勢的變化,人民幣成爲了實際上的“盯住美元匯率制”,事實證明了這種匯率安排是合理有效的。至此,人民幣匯率明確了進一步走向市場化,使十幾年來的人民幣匯率改革得到進一步深化,並取得了重大突破。
回顧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的人民幣匯率制度的演變發展的歷程,有很多經驗教訓值得我們總結和吸取。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一國的匯率制度不可能永遠不變,各個時期的人民幣匯率的安排都是隨着各個事情經濟發展的需要而演變的。(2)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走了一條盯住單一美元---盯住一籃子貨幣---雙重匯率制---盯住單一美元之路,但是,逐步擴大匯率的靈活性和匯率的市場化是這條演變之路的實質。因此,未來的人民幣匯率的改革必然也是朝着市場化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