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铝民国时期各大银行存款利率 什么银行存钱利息高
今天來爲大家分享民國時期各大銀行存款利率的一些知識點,和什麼銀行存錢利息高的問題解析,大家要是都明白,那麼可以忽略,如果不太清楚的話可以看看本篇文章,相信很大概率可以解決您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
1、建設銀行。一般我們習慣稱爲:建行;建行成立至今已經有近70年的歷史了。而且建行的分行有很多,不管是在大城市還是小縣城,建行都隨處可見。可以說是特別的方便。建行能開出這麼多的分行,就已經證明了建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在利率上,建行也是高得離譜,在22年疫情的影響下,很多銀行的利率都有所下降時,建行不僅沒有下降,相反還提升了,高達3.85%,這個數據放在現在,真的算是高得離譜了。
2、郵政銀行。中國郵政,誰人不知,在物流方面,其他物流不能到的地方,中國郵政。在銀行方面,郵政銀行也不甘於落後,郵政銀行的分行可以說比建設銀行還要厲害,因爲郵政銀行所到之處包括了鄉鎮,在我國有些地方,交通不發達,也不方便,很多人想要存錢,需要乘車去縣城,但自從有了郵政銀行後,在家門口就可以存錢了。作爲我國老品牌,老企業的郵政銀行,在利率上居然和建設銀行是保持一致的。也是3.85%,至於安全性,可靠性,這是大家有目共睹的。
3、交通銀行。在很多人眼裏,認爲交通銀行沒落了。但交通銀行真正的實力卻鮮少有人知道。交通銀行歷史悠久,在民國時期,交通銀行更是輝煌無比。而且在疫情的影響下,交通銀行的利率雖然不能和建設銀行,郵政銀行相比,但交通銀行的利率居然也達到了3.52%,可以說利率還是相當高的。
原因:因國民黨政府大量發行,引發惡性通脹,導致法幣急劇貶值。
法幣是在中國1935年起由國民政府發行的法定貨幣。法幣的發行,結束了中國使用接近五百年的銀本位幣制。法幣後來因大量發行引發惡性通脹,在1948年由金圓券取代。
貨幣背景
國民政府在1928年北伐統一中國後,開始逐步施行貨幣改革,計劃主要由宋子文及孔祥熙負責推行。最先步驟是透過行政命令,以官股入股中國銀行及交通銀行,變相將其控制權改爲完全國有(原先已是官方開辦的銀行,已是半官辦)。加上國民政府原有之中央銀行,國民黨基本上控制了中國的銀行業。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羅斯福總統爲討好國內產銀州的議員,在1934年通過“購銀法案”,由財政部購入白銀作爲儲備,頓時引起國際銀價高漲。中國當時爲第三大銀本位國家,即時出現白銀外流,通貨收縮,引發利率急速上升,部分銀行錢莊倒閉。於是貨幣改革成爲國家理財當務之急。
貨幣結局
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期間,國民黨政府採取通貨膨脹政策,法幣急劇貶值。
1937年抗戰前夕,法幣發行總額不過14億餘元,到日本投降前夕,法幣發行額已達5千億元。到1947年4月,發行額又增至16萬億元以上。1948年,法幣發行額竟達到660萬億元以上,等於抗日戰爭前的47萬倍,物價上漲3492萬倍,法幣徹底崩潰。1937年抗日戰爭前,法幣的總髮行量不超過14億元。1937年抗戰開始至1941年英美參戰前,日本爲破壞中國後方經濟,在日佔區強行以日本發行之貨幣收兌法幣,再加上以走私物資套得法幣,送往上海兌取國民政府的外匯。國民政府分別從英國及美國得到超過一千萬英鎊及五千萬美元貸款,但仍不足支持法幣匯價。至1940年起,取消無限制外匯買賣。於是法幣的價值開始下跌。
對日抗戰期間,財政支出增加,法幣大量發行。到了戰後已發行至5569億元,比戰前增加約四百倍。1946年後,法幣的發行量更加大增,由抗戰勝利時的5569億上升至1948年8月的604兆元,三年間增加超過一千倍,造成了民間的惡性通貨膨脹。當時曾經有造紙廠以低面額的法幣作爲造紙的原料而獲利。宋子文爲行政院長時,試圖以金融政策穩定法幣,拋售庫存黃金購回法幣。但因爲法幣發行量仍在增加而沒有得到成果。1948年5月後,由翁文灝出任行政院長,王雲五被任爲財政部長,開始籌劃另一次貨幣改革,以金圓券取代法幣。
貨幣評價
有人認爲:由國家銀行發行,以國家信用保證的法幣,使貨幣與價格波動的貴重金屬脫鉤,在當時的中國是一種進步的金融制度改革;亦是現代國家金融體制下應有的特徵。法幣發行,統一了國內的貨幣,而通貨發行的控制權落在政府手中,國內白銀等硬貨幣,亦因此集中到政府手上。對於時維持抗戰時中國的財政,法幣有不可少的功勞。但實施的實際效果是,官辦的銀行掠奪了民間的財富,使民衆的儲蓄化爲烏有。
好了,關於民國時期各大銀行存款利率和什麼銀行存錢利息高的問題到這裏結束啦,希望可以解決您的問題哈!